
哲學基本問題及內容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對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在系統學習哲學的內容之前,我們需要掌握它的基本問題,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即意識與物質的關系問題。
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第一方面是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對這方面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哲學黨性即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派別的唯一標準;第二方面是思維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維能否認識現實世界或世界是否可知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把哲學區(qū)分為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哲學基本問題的理解
思維和存在何為第一性的方面主要是強調思維和存在誰決定誰的問題,如果認為物質決定意識,那么則是唯物主義;如果認為意識決定物質,就屬于唯心主義。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我們堅持的是物質決定意識(存在決定思維),也就是說我們堅持的是唯物主義。所以考試時,題干沒有特意強調,如果在選項中表現出了相反的意思,大概率就是錯誤的,不能選。這種思路可以幫助考生在題干糾結的時候排除一些干擾選項。
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主要是強調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如果認為可以有同一性,則被稱為可知論。如果認為沒有同一性,則被稱為不可知論。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我們堅持的是可知論。
哲學基本問題常考概念
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即意識與物質的關系問題。
2.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對這方面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哲學黨性即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派別的唯一標準。
3.唯物主義在其發(fā)展過程中,根據對“物質”認識的深度和廣度的不同,可區(qū)分為三種形態(tài):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現代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4.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結為一種或幾種實物。
5.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也稱機械唯物主義。根據當時自然科學關于原子是物質最小單位的認識,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結為原子,認為原子的屬性就是一切物質形態(tài)的共同屬性。
6.唯心主義認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它包括主觀唯心和客觀唯心兩種基本形態(tài)。
7.主觀唯心主義主張人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存在于人的精神之中。
8.客觀唯心主義主張脫離物質世界,并在人之外而獨立存在的“客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