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相信各位小伙伴,也經常聽到經濟增長、GDP、GNP等這些名詞?那么大家是否了解他們有何聯(lián)系?又有何不同呢?
在我們學習的西方經濟學中,經濟增長主要是指一國一定時期內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勞務總量的擴大,表現(xiàn)為 GDP總量或人均量的增加。一般主要用國內生產總值(GDP)和國民生產總值(GNP)。
1.國內生產總值(GDP)
國內生產總值(GDP)指經濟社會(即一國或一地區(qū))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
從概念上看,GDP的含義并不復雜,但是在具體的考試中,可能會涉及到比較多考點,也需要大家詳細區(qū)分,那么今天就跟著老師一起來學一下:
(1)“經濟社會(一國或以地區(qū))”
主要是指地域概念,比如:《中國的GDP》,它衡量的是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只要在中國領域范圍內生產的不管你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算入中國的GDP。
(2)“在一定時期內”
指GDP是個流量不是存量,流量指對一定時期內有關經濟總量的變動及其對其他經濟總量的影響進行分析,它是有時間維度的,比如《2020年河南省的GDP總量》,說的是整個2020年的經濟總量。存量指在一定時點上已有的經濟總量的數值及其對其他經濟變量的影響進行分析。他是不能用時間來衡量的,比如《截止2019年12月31日24時全國的人口總數》。因為一定時期是一個時間維度所以是一個流量概念,而且這個一定時期一般指一年,比如說2020年中國的GDP將突破100萬億元。當然也可以是一個季度兩個季度等等。
(3)“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
一方面說明GDP衡量的是一定時期內(通常是一年內)所生產而非所售賣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另一方面說明政府轉移支付等不是運用生產要素生產所得收入均不得計入GDP。
(4)“全部最終產品”
說明只有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才能計入到GDP當中,中間產品的市場價值是不能計入到GDP當中的。最終產品是最終用于消費者消費的產品,中間產品是指生產者購買的用于生產產品的物品,在生產的過程中全部被消耗掉了。(如:生產奔馳汽車的零部件與奔馳汽車)。
(5)“市場價值”
GDP一般僅指市場活動導致的價值。非生產性活動以及地下交易、黑市交易等不計入GDP中。(如家務勞動、自給自足性生產、賭博和毒品的非法交易等。)
整體來說,政府轉移支付、中間商品、二手商品、非生產性活動、自給自足性生產、地下交易、黑市交易所得等均不計入國內生產總值。
2.國民生產總值(GNP)
國民生產總值(GNP)是指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qū)的常住居民在一定時期所擁有的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包括商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
從概念中,相信小伙伴們可以區(qū)別出來,GDP是個地域概念,GNP是個國民概念。GDP是一個反映生產成果的概念,它從生產角度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經濟總量,只要是本國常住單位生產活動創(chuàng)造的增加值,無論是由內資企業(yè)還是外商投資企業(yè)創(chuàng)造的,均應計入本國的GDP。而GNP是一個反映收入總量的概念,它從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經濟總量,即在GDP的基礎上,扣除外國在本國的投資和勞務收入,加上本國從境外獲得的投資和勞務收入。
各位小伙伴,大家看懂了嗎?下期,記得跟著老師一起學經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