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計劃組織題的答題技巧
計劃組織題如何“內外兼修”
計劃組織協(xié)調能力(下文簡稱計劃組織)是結構化面試的常見題型,一般的出現方式是領導交代你一件任務,比如說組織一場會議、組織一次培訓、做一次宣傳等,考察的是考生的做事能力。很多考生在面臨這類題目的時候,往往不知如何“下手”。今天就從內、外兩個角度討論一下計劃組織如何答得精彩。
內,就是核心,就是重點。做事涉及到的細節(jié)還是比較多的,比如說時間、地點、人員等等,但是在面試中,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不可能一一俱到,必須要有取舍,就應該圍繞重點進行作答。那么何為重點?重點就是對活動的效果起到關鍵影響的環(huán)節(jié)或者要素。比如說單位要舉辦一次新人技能培訓,培訓師(業(yè)務骨干)、培訓方式(理論加實踐)、培訓內容(崗位必備技能)、培訓紀律要求或嚴格的考核制度等,這些就是重點,如果這些要素的缺失或者變化,就會使培訓的效果變得不理想,我們再考慮培訓的時間和地點,這些因素的變化對培訓的效果影響不大,那么在作答時就可以簡單提一下或者不提。我們知道了計劃組織作答時應該答重點內容,那么重點如何獲得呢?
1.依據目的。根據題干得出我們的目的,接下來思考的方向就是如何實現我們的目的。比如說組織一次招聘會,目的自然就是要招到高素質人才,要想實現這么目的,就需要選擇合適的院校,大力的宣傳,并且在招聘會上突出我單位的優(yōu)勢,這樣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應聘我單位,自然就可以招到滿意的人才。再比如說組織對留守兒童的關愛活動,目的就是幫助留守兒童更好的成長,那我們應該就應該考慮留守兒童當前存在的問題是什么,這樣我們才能更有針對性的幫助他們,實現我們的目的。
2.結合現實。有些題目可以在分析目的的基礎上,結合現實更好的進行思考。比如說政府部門進行專項整頓,目的就是為了規(guī)范某種秩序,常見的做法往往有以下幾步:根據整頓的對象確定是否需要聯系相關部門進行工作規(guī)劃并合理分工—宣傳示警—開展整頓—成果展示或效果鞏固。如果我們了解政府的日常工作及工作流程,那么在面試中遇到類似的題目自然就會胸有成竹了。
外,就是表達形式。這個部分難度并不大,但是也非常重要。計劃組織答題的點往往比較多,如果沒有一定的條理那么答題就會成一團糟,考官無法獲得有效的信息。在表達形式上最簡單的就是第一、第二等序數詞,基礎較好的考生可以考慮點與點之間是否有邏輯關系,比如說按照做事的正常流程進行安排,或者按照要點的主次程度進行安排。
總而言之,計劃組織的答題要想充實且精彩,內外兼修就是非常好的方法,考生們在練習中可以借鑒并進行思考、總結和積累。
計劃組織題這么答結構更完整!
公考面試中的計劃組織類題目充分考查公職人員完成工作的組織性、流程性、協(xié)調性,需要多種綜合能力才能讓工作有效順利開展,避免出現形式主義,出現讓工作無法落地的情形。因此,作答面試中的計劃組織類題目需要大量工作實務和經驗的積累,同時也能關注到活動本身的特點和注意事項,才能讓計劃組織題目答題結構更完整,答題內容更充分,答題質量更有保障。
【例題展示】
為嚴格落實國家生態(tài)環(huán)境部下發(fā)的《關于做好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綜合行政執(zhí)法崗位培訓工作的通知》,我單位計劃開展綜合行政執(zhí)法人員的培訓工作。如果領導將此項任務交由你負責,你會如何開展?
【存在問題】
1.活動重點不突出。
考生往往會忽視活動目的,僅按常規(guī)流程去答題,將培訓活動的安排事無巨細地羅列出來,區(qū)分不出重難點。
2.活動實效不理想。
本題目中核心要求是開展培訓活動,但是學生大多缺乏培訓經驗,無法預測在培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或者無法深入了解如何操作才能將培訓效果理想化,只注重答題外在形式不注重內容實效,導致不能很好地實現活動目的。
3.考核模式固化。
對于培訓考核,大多學員只停留在傳統(tǒng)考核模式,缺乏與實際工作的相關聯系,導致考核模式固化。
【如何避免作答形式主義】
1.深入理解活動目的。
結合本道題目,我單位計劃開展綜合行政執(zhí)法人員的培訓工作。是為了加強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綜合行政執(zhí)法隊伍管理,打造一支規(guī)范化、現代化、專業(yè)化、制度化的執(zhí)法隊伍,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zhàn),建設生態(tài)文明和美麗中國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學生既要看到培訓的直接目的,更要看到培訓的深遠意義,才能將培訓類題目答出深度。
2.活動重點突出,形式多元。
通過將培訓過程中培訓對象和培訓方式精準分析,把控回答重點。同時根據培訓工作經驗,結合學生反饋,將培訓答題外在形式弱化,強化培訓內容和培訓練習形式,真正將培訓工作做到實處,例如:
(1)教——教學內容要全面,教師質量要精良。
①培訓內容應當注重增強時效性、綜合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具體可以包括思想政治素質、環(huán)境執(zhí)法隊伍建設管理、生態(tài)環(huán)境專業(yè)知識、法學基礎和法律法規(guī)、生態(tài)環(huán)境執(zhí)法實踐、心理與體能等科目。
②培訓師資應當按照結構合理、專兼結合、比例適當的原則,邀請省級培訓師資庫成員作為培訓講師,保證授課效果優(yōu)良。
(2)學——學習對象要分類,以培訓效果為導向。
學習過程要堅持統(tǒng)一標準、分級分類的基本原則。培訓分為初級和中級兩個層次,初級適用于培訓首次申領行政執(zhí)法證件的人員,中級適用于培訓申請換領行政執(zhí)法證件的人員。
(3)練——練習形式要多樣,線上線下相結合。
①以現場面授培訓為主,綜合運用講授式、研討式、案例式、模擬式和現場實訓等多元化的教學培訓方法,注重將基礎理論和典型案例緊密結合,促進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有效轉化。
②適度增加線上教學培訓比例,充分發(fā)揮全國環(huán)保網絡學院及其他網絡教育平臺作用,擴大培訓覆蓋面。
3.培訓結果結合工作實際,保證培訓實效。
培訓考核牢記核心目的是鞏固培訓效果,所以要將考核結合工作,結合未來培養(yǎng)計劃,才能真正有長效效果。例如:
①日常實戰(zhàn)。在執(zhí)法工作中,以工作項目為單元,領導干部責任制,以老帶新的方式,消化吸收培訓內容,驗收培訓效果,反饋培訓盲點,優(yōu)化培訓組織。
②考試驗收。培訓考核實行閉卷考試,考試題目從全國生態(tài)環(huán)境執(zhí)法崗位培訓考試題庫內隨機抽取,考試合格后發(fā)放崗位培訓合格證書,執(zhí)法人員獲取崗位培訓合格證書后方可申領行政執(zhí)法證件。
計劃組織題拿高分的一個關鍵點
一、先簡單梳理計劃組織題的常見思路
對于計劃組織題來說,可以說思路是多種多樣的。在答題的時候就會有不同的思路。
做了一下歸納和優(yōu)化,至少有這么幾種:
邏輯法:事前準備+事中實施+事后總結
要素法:組織好……活動,需要把握以下重點
數字法:明確一個目標+做好兩手準備+抓住三個關鍵
機關實務法:制定方案+積極準備+把控過程+事后總結
雜糅法:事前準備+事中實施+把控細節(jié)+事后總結
上述思路其實都是可行的,我們在答題過程中結合題目特點以及自己的習慣,去選擇答題思路即可。
這里特別是提醒一下,有些人在網上看到不同的思路后,容易自我懷疑,然后把自己原有的思路都改了,結果對網上的新思路又沒有理解透徹,這就容易導致作答不倫不類哈。
所以,在帶練過程中我經常跟那些基礎還不錯的學員講,“不要束手束腳,也不用受我理論視頻中思路的影響,找一個自己最習慣的答法,放開答。”然后我?guī)椭?chuàng)新一下,基本上就能夠答得比較順手了。
當然,對于上述五種常見思路,這里就不重點展開了,因為細講起來要花較長的篇幅,也不是我們這次要交流的重點,以后有機會再拆開來講。
如果你現在還不能完全理解上面的五種思路,也沒有關系,先收藏一下,等學到一定階段了再回頭來看這幾種思路,會豁然開朗。
二、計劃組織題拿高分的一個關鍵
運用上述的方法就一定能夠答出彩嗎?其實不一定。
我們要承認有時候一個新穎的思路會讓考官更有新鮮感,是我們拿高分的基礎。但是,要想真正答出彩、讓考官頻頻點頭,不僅僅是在思路上要清晰、有特色,更重要的是要在內容上能夠贏得考官的青睞。
對于計劃組織題來說,拿高分的一個關鍵就是“我將通過什么方法來實現目的”。也就是要讓考官聽完你的作答,覺得按照你這個方法去做,很放心。
我們看這樣一個題目:
疫情期間,單位要開展對小微企業(yè)用工情況的調研,由你負責,你會怎么做?
心理默念一下拿高分的關鍵“我將通過什么方法來實現目的”。
具體到這個題目來說,就是通過什么方法來了解清楚小微企業(yè)的用工情況。而這,就是考官期待聽到的內容。
因此,這也是我們要重點思考和呈現給考官的。
如果,我們在答案中出現類似以下這樣的內容,考官肯定是會對你報以微笑。
●選取小微企業(yè)中的代表性企業(yè)進行走訪、座談會,其它企業(yè)通過網上問卷的方法,重點了解小微企業(yè)的員工人數、學歷、待遇等基本信息,特別是疫情下企業(yè)的用工成本、招工難度、是否有辭退員工情況等。
●對小微企業(yè)的員工,通過企業(yè)人事主管轉發(fā)“問卷星”電子問卷,以匿名方式去了解員工的實際情況,包括性別、年齡、工作崗位、工作年限、薪資水平,以及疫情對工作的影響等。
●邀請人社、民政、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召開座談會,了解疫情當下政府對小微企業(yè)的減稅降費政策、就業(yè)補貼等政策的落實情況,還可以探討如何解決小微企業(yè)用工問題的對策等。
我想只要有上述這些核心內容出現在答題中,至于采用上述5種思路中的哪一種來呈現,其實已經無所謂了,都不會埋沒你在考官心中的實力。
我們再看一個題目:
你村發(fā)展生豬養(yǎng)殖業(yè)較好,上級領導要來考察,你作為村干部,怎樣做好這次接待?
同樣,心理默念一下拿高分的關鍵“我將通過什么方法來實現目的”。
具體到這個題目來說,就是通過什么方法可以讓上級領導了解我村生豬養(yǎng)殖產業(yè)的基本情況。
如果,我們在答案中出現類似以下的內容,考官想必會放心把事情交給你做。
●在村委會辦公室,通過ppt的形式,向上級領導匯報我村生豬養(yǎng)殖產業(yè)的整體情況。包括發(fā)展歷程、目前的經營情況、養(yǎng)殖規(guī)模、從業(yè)人數、收入情況、未來發(fā)展方向、扶植政策、目前遇到的問題等等,對于其中涉及到的各項數據務必用圖表的方式直觀呈現。
●帶領上級領導到養(yǎng)殖大戶的養(yǎng)殖場實地參觀,詳細說明我村生豬養(yǎng)殖的主要品種,以及疫病防治、飼料加工、科學飼養(yǎng)、育肥、環(huán)境保護等環(huán)節(jié)的管理情況,并說明銷售渠道、市場宣傳、品牌塑造等各方面的情況。
●實地考察之后再組織座談會,認真聽取上級領導的指示,懇請上級領導為我村接下來生豬養(yǎng)殖業(yè)發(fā)展提供寶貴意見和建議,并進行記錄。
我想只要有上述這些關鍵內容出現在答題中,至于采用上述5種思路中的哪一種來呈現,考官都能看出你的實力。
三、我們總結一下并做一些提醒:
1.我們剛剛聊了計劃組織題中5種常見呈現思路,以及打造亮點的一個核心關鍵,即“我將通過什么方法來實現目的”。其所對應的是分別是外在和內在,其中外在可以讓考官愿意傾聽你的作答,而內在才是贏得考官青睞的關鍵。
2.有考生可能會有疑問,我想不到這些亮點的內容,怎么辦?這其實也是一個量變引起質量的過程,我們一是要有這個意識,能夠在每次練習中刻意訓練,養(yǎng)成好的思考習慣;二是答題過程中要多嘗試去總結一些規(guī)律,以便舉一反三。比如剛剛那個調研題,“我將通過什么方法來實現目的?”無非就是通過不同的方法,針對不同的對象去了解相應的內容。再比如那個接待題,怎么達到目的?無非就是匯報講解—實地參觀—聽取意見。
3,考試中,是不是只能在“我將通過什么方法來實現目的”這一個地方打造亮點?準確來說,由于考試時間有限,我們在謀篇布局上應該是有詳有略,剛剛提到的內容屬于需要重點打造的。答題中的其它部分我們其實也可以去打造亮點,只不過怕來不及思考,可以適當放一放,有亮點更好,沒有也不強求。我們不期待答題中的每一句話都是經典,但我們至少要在考官關注的地方做到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