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公共基礎知識經濟知識之經濟學名詞
在公基備考的過程中,經濟科目是各位同學需要重點關注的科目之一。經濟學的內容,帶有一定的專業(yè)性,但同時考點明確,每年在統(tǒng)考中的題量也相對穩(wěn)定。所以把握好經濟學中的重點內容,對于我們的備考是非常重要的。經濟學在考察過程中,有一類非常喜歡考察的知識點,稱為經濟學名詞。這一類型的考察,本身題目的難度不大,但要求我們能熟悉了解經濟學名詞的概念,同時與案例相應匹配,當然了,也要求各位同學能夠善于積累各類經濟學名詞,注意區(qū)分高頻考試詞匯。
今天,我們同大家分享的是四個與成本有關的經濟學名詞,分別是沉沒成本、機會成本、隱性成本以及顯性成本。
1.沉沒成本。沉默成本的概念并不復雜,它是指過去的決策已經發(fā)生,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即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大家在理解沉沒成本時,其實有一個非常貼切的成語可以為此解釋——覆水難收。所以,這一概念強調的是成本已然付出是既定事實,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也就是說,面對沉沒成本,最好的做法是及時止損,不要沉溺于其中。
2.機會成本。機會成本是指生產者所有放棄的使用相同生產要素在其他生產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這一概念中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生產要素是一定的,選擇某一種用途,意味著必將放棄其他的生產用途,而放棄那個有可能得到的最高收入便是機會成本。
3.顯性成本。這個概念相對比較簡單,它是指廠商在生產要素市場的實際可見支出。如支付的生產費用、工資費用、市場營銷費用等,它是一種有形的成本,所以稱為顯性成本。
4.隱性成本。在理解這個概念時要注意,它是指廠商擁有的且被用于該企業(yè)生產過程的那些生產要素的價格。包括自有資金、土地、房子、企業(yè)家才能等。比如說,企業(yè)在生產過程中,利用自有的土地和資金,企業(yè)家并親自管理企業(yè),那這部分就屬于隱性成本。
經濟學名詞的概念本身并不會太難于理解,我們在考試中能夠把握概念,并在事例中區(qū)分判斷即可。下面通過一道題目來鞏固今天的內容:
【試題練習】(單選)1.下列選項涉及機會成本的是( )
A.甲投資股票虧損了5000元
B.乙經營火鍋店每月支付10000元租金
C.丙到銀行儲蓄存款,選擇定期的高收益就要放棄活期的靈活
D.丁到電影院看電影,發(fā)現電影不好看選擇中途離場
【答案】C【解析】選項A,甲投資股票虧損了5000元屬于沉沒成本;選項B,乙經營火鍋店每月支付10000元租金屬于顯性成本;選項C,丙到銀行儲蓄存款,選擇定期的高收益就要放棄活期的靈活屬于機會成本;選項D,丁到電影院看電影,發(fā)現電影不好看選擇中途離場屬于沉沒成本。故本題答案為C。